28

2018

-

05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做法(脚手架篇)


四、脚手架及卸料平台

 

1、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
概述
  • 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相关要求。

  • 搭设高度24m 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须单独编制专项方案,专项方案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并经过监理审批。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须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专项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连墙件拉结点设置、设计计算书、施工详图及大样图安全措施等。

  • 钢管脚手架应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 的钢管;钢管上严禁打孔,扣件、钢管应采用有质量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的产品。扣件使用前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纹、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Ÿ▪m 时,不得发生破坏。

  • 脚手架外侧防护必须使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

  •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持省级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架子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人员应经安全技术交底后方可上岗,并定期进行体检。

 

 

基础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地基应按方案要求平整夯实,并设置排水沟。24m 以下落地式外脚手架必须沿脚手架长度方向铺设木枋;24m 以上落地式外脚手架必须沿脚手架长度方向铺设50mm 厚度木垫板。每根立杆下设置底座和垫板。

 

连墙件设置

 

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注:h-步距;la-纵距。

 

 

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② 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③ 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④ 一字形、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两步)。

•对高度在24m 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对高度24m 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 度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杆件设置

剪刀撑设置

 

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 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 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落地式脚手架立面

架体防护

 

  • 脚手架外立面应满挂密目安全网全封闭,临街面应采取硬质防护。

  • 脚手架要求步步满铺架手板,脚手板统一采用钢网片,禁止采用木质和竹质脚手板,铺设脚手板时主筋应垂直于纵向水平杆(大横杆)方向,可采用对拉平铺或者搭接,四角须用不细于18#铅丝双股并联绑扎,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无探头板。

  • 脚手架每隔两层且高度不超过10m 设水平安全网或满铺脚手板,水平安全网必须兜挂至建筑物结构。

  • 作业层外侧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和18cm高踏脚板。

  • 当架体与楼层间隙大于15cm时,挂安全平网进行封闭。

 

人行通道

 

2、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
概述
  • 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相关要求。

  • 搭设悬挑脚手架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须单独编制专项方案,专项方案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架体高度20m 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须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脚手架搭设必须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钢管脚手架应选用外径48mm 壁厚3.5mm 的钢管;钢管上严禁打孔,扣件、钢管应采用有质量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的产品。扣件使用前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纹、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 时,不得发生破坏。

  •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持上级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架子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人员应经安全技术交底,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进行体检。